• 站内
校刊 Dynamic campus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导航 > 校刊 > 起航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浅思
郑州实验高中管理员 时间:2022-04-18
  

 语文组 李会杰

新课标、新课程,带火了很多“新”词,“情境创设”便是其中之一。

新课标把语文学习分成了18个学习任务群,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完成有两个核心要素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其实情境创设并不是一个新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也不局限于某个学科的运用。它是针对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知识惰性化等现象而提出的概念。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该具有生活化、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情感性等特点。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意思是说,学习新知就像是生发新枝,新枝萌芽要有母株为基础,新知接受也应在自己已知的基础上方能连成一体。这也告诉老师们,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王宁先生也曾说:“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真实的情境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由此可知,“双新”意在呼唤学科教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驱动下运用语言,提升素养。

而日常教学中,我们对情境的理解还有模糊之处,对情境任务的设置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认为情境创设是花架子,直接忽视。喜欢走老路是很多人的习惯,毕竟老路走起来轻松不费脑。但课标是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完全脱离的结果岂不是误己误人?据不完全统计,课标中“情境”二字出现了33次之多,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课标对“情境”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这些都提醒着我们必须要尝试思考大单元和大情境之间的关系,单元任务是学习内容,而情境任务则是为学习活动创设的场景。这个场景像一架桥梁,能使学习任务与学习经验产生关联,继而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其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任务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为人师者有必要对其青眼相加并探索尝试。

2. 认为情境等同于活动,概念混淆。有些老师有情境创设意识,但又对其概念理解不清,把常规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等活动当做情境创设,诸如“文章某段景物描写是否多余?可否合并到一起?”之类的问题便不能称为情境,只能称之为课堂活动中的一个问题。简单来讲,活动是手段,是完成任务的路径,而情境是活动展开的主要依凭,是一个学习场。 笔者曾在金华一中听过一节课,赛课老师讲授《我与地坛》和《故都的秋》,依托学校“语文读写手册《草木本心隽语录》封面设计大赛”活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为读写手册的A2版面组稿,推荐两篇文章中饱含自然之美和哲理至情的语段,并附上推荐理由,还在活动之初给出了任务不同完成度的评价量规。这个情境是依托真实活动而创设的,笔者还记得孩子们看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同学设计的封面时那种激动,表达欲望瞬时被激起,组稿活动中也是时有精彩灵感迸发,表达在情在理,像这类情景创设便很好地勾连起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再比如听浙江省教坛新秀李莉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她的情景任务是:咱们学校文学社要策划一期关于“秋”的经典诗文推荐,《故都的秋》属于拟推荐篇章之一,但小编还有几处疑问,请同学们帮忙解决。然后老师呈现出三个活动:1.《故都的秋》应该放在“悲秋”还是“颂秋”板块,为什么?2.被推荐的诗文后要有诗人作品赏析,请你结合《故都的秋》探究郁达夫独特秋味的“成因”,完成下列表格。3.文学社最终决定推送《故都的秋》,请你为其写一句推荐语。这个案例中老师有情境创设,在这个情境驱动之下,又通过三个活动环节来达成学习任务,这就很清晰地呈现了情境和活动之间的关系。

3. 认为情境就是想象联想,低效创设。看到上面所设置的情境案例,或许有老师会想,文学社哪能天天搞活动,文学读本也不是人人都能参与的呀;或许还有老师会想,学到了,情境就是编故事呗。确实,在校园中这种真实的活动不会总能发生,其实,课标中要求任务依托于真实的情境,但这个真实并不是绝对的客观真实,创设情境自然也是可以的。但这种创设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信马由缰,而是模仿真实活动的创设,也就是说,情境可以虚拟,但学生由此而习得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可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在真实场景中使用,那也是有效的情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本华把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笔者认为可以以此作为标准来检验情境创设是否有效。看到一则案例:执教篇目《老人与海》,情境创设为班级举办“我身边的硬汉”事迹报告会,任务是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采访一位身边的海明威式的硬汉,并拍摄一段5分钟的微视频,参与班级报告会。这则情境任务可谓是为难学生了,海明威式的硬汉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精神,这样的硬汉古今中外倒是例子不少,可学生身边并不是轻而易举能找到的,更别提实地拍摄,所以该情境任务并不是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出发,甚至是远离了学生的实际。

其实,除了从课文的讲授角度,从试题的命题角度我们也能得到很多相关启发。近年来,情境任务型试题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它本质上也是检测性试题,但呈现给学生的是以情境为载体之下的任务。解答该类试题时就需要学生留意把任务放置在情境之中思考、完成。该类型题目在作文和语言文字运用题目中较为常见,比如近三年来郑州市期末考试题中语用题的命制,均是选择课本内容的某一个重点为依托,设置一个相对完整的大情境,再设置若干个语用任务,把考查内容糅合其中。高考作文更是少不了情境创设之下的任务驱动,但很多学生总是偏重看材料而忽视研究情境任务。所以说,多研究情境任务型试题,对我们的教学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以考促教,能倒逼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总之,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应成为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环节,而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