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办学特色 Dynamic campus
您的位置:首页 > 办学特色 > 分享课堂
文化课堂中的读图教学
郑州实验高中管理员 时间:2018-04-18
  
 摘要:本文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探讨文化类课堂中图片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结合读图教学所产生的背景,对教学图片的类型、特点及规律进行探究,并分析读图教学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化课堂;读图;教学
 
一、研究背景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自主开发与确定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针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我校立足素质教育,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参考,将校本课程与办学特色相结合,针对高一、高二年级开设走班制校本课程,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一)何为文化课堂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科学科(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各有侧重,但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代不同体系学科正在不断向学科融合发展,交叉研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对于高中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加呼唤人文素养的大融合,现有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体系分类更为具体,侧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校本课程中文化课堂的开设则能够进行一个补充,文化课堂不仅可以成为文科学科融合的试验场,而且更是师德风格、课堂艺术等的融合,不仅是对文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是对学生整体感受力和审美力的提高。文化课堂需要依托校本课程进行开展,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设中,有超过30%的学生倾向选择文化类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历史、影视、戏剧等等,这些文化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些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并没有教学大纲的具体限制,课堂更加灵活,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教师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设计,图片在课堂上的引入就必不可少了,运用现代技术的产物-图片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如何将图片更好的融合在课堂中,对授课内容进行一个完整的补充,这是在文化课堂研究中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问题。
(二)读图时代图片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图片的重要性在当代文化体系影响下已经众所周知,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使社会走向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图片被复制成为工业流水线的产品,将图片大批量、模式化的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的崛起,将整个时代彻底从文字叙述的时代推向了读图时代,图片甚至影像在当代社会成为了主要的交流手段。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下载各个时代、不同类型的图片,通过数码摄影,能够将鲜为人知的经典文化通过图片进行保存研究,并不断复制传播。在这样一个文化平台上,图片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中过程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参与,给教师图片教学的课堂艺术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来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交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表明,材料越多越复杂,遗忘越快;心理学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人脑对图片等形象信息的记忆能力是语言文字的1000倍,因此合理对图片进行运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更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三)文化课程中的图片运用
插图教学在教材的编写中已经运用,过去的教学已经证实图片教学法的重要性,但在校本课程的文化类课程开设中,图片的作用不同于以往,新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使图片又灌注了新的生机,图片成为文化课堂的重要手段被运用到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图片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刺激和感受,此外,图片不恰当的运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课本中《孔雀东南飞》在两版教材中插图进行了更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原有旧教材插图中的雄鸡啼叫没能真正理解“鸡鸣入织”,因此图片选择的数量和质量对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校本课程开发”在西方二十世界六七十年代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从英美等国家兴起并发展,成为一种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开发策略,主要针对中央集权课程开发模式和策略的局限性所采取的弥补措施。
国内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在香港和台湾受到重视,大陆地区主要在上海、广州、浙江等地进行试验。1993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决策,开始实施“三级课程”,包括国家、地区、学校三个层级。进一步细分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程实施的不同。
图片对于教学一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对图片教学的研究集中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范围内,其中在高中教材中,插图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从教材封面图片的设计到每一篇课文中插图的搭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此外现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图片教学研究侧重在生物、化学等理科学科,理科内容中公式的推导或结构示意图只能够以图片展现的形式进行讲解,因此图片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内容。而文科教学则更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所以高中阶段图片反而成了文字的附庸,对于小学语文的图片研究较多,由于小学生知识体系单薄,接受力较差,理性思维弱于形象思维,从图片着手,更容易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吸收。在传统学科教学中,图片一般是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的辅助,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完善,对文科体系相互融合指导下的文化课堂,更需要图片的参与,图片应该被推向更重要的地位,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课堂教学设计中图片类型的区分
    图片的种类多种多样,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数码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图片不断复制、传播,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时代的变革也影响着教学,现代社会信息的充盈给课堂教学图片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图片从组织形式上分为:独立图(画面相对完整的单幅图)、发散图(围绕一个中心的多幅图)、序列图(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组图)、多层图(表达两层及以上意思、有独立图展开的组图);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来表达课堂主题。
按照图片来源可以分为:教材插图、网络复制图、原创手工图。原创图片包括师生的原创手绘图,更能够贴近课堂,参与课堂,激发师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按照图片内容可以分为:实物图、人物图、示意图、景物图,根据课堂内容的性质又可以将图片分为知识图片、概念图片、诙谐图片、思维导图、背景插图。
教学图片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和课堂引导的目的,可以选择系列图片来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引导,也可以在讲述时穿插不同的图片来辅助教学任务的达成。
四、文化课堂中如何读图:图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图片”一词的解释是:用来说明某一种事物的图片、照片、拓片等的统称。“读”有“阅读,看”之义,那么“读图”可以看做是阅读图片,结合课堂教学,教师放映图片、照片、拓片等,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广泛的视觉化”,视觉在现代人的感官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现代人接触新事物的重要依据,文化课堂是传递新知识与新思想的地方,想要增强学生的理解力,那么接触图片来进行视觉刺激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当然,图片的引入并不是盲目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风格、学生接受情况来选择图片。
图片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平面化的特点,能够迅速传达到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图片构成的图像或光影艺术,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渴望“再现”和“共鸣”的要求,正是由于科技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为图片传播提供了可行性。而课堂上所提供的图片观感可以很大程度的刺激学生的视觉意识,化抽象的文字语言为形象生动的图片,能够在感觉和心理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教学认为把学习当做知识传授与获得的过程,语言和文字可以提供规范性的叙述,而视觉表征可以提供直觉性的形象。通过建立双重的表征,则就建构了学生的心理表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也能够对图片进行处理,通过两者的结合和促进,增进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并延长保持时间。在众多书籍中,漫画类或配有插图的书籍更受人欢迎。但是图文书的畅销,体现了后现代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人们从中获得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这里,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替代了思考。
    因此教学课堂的选择应该慎重,与课堂关系不大的图片选择更要慎之又慎。课堂教学中即便是背景图的选择都会带来课堂的影响。在进行文学类型讲授的时候,课堂内容选择了一张一年级的课本插图当背景,这与课堂内容并没有很密切的联系,但学生的反映很热烈,对图片产生了共鸣,然而却忽略了真正的教学内容,因此读图教学不能够舍本逐末,应因材施用,遵守图片教学的规律。
(一)立足于学生
     读图教学的图片选择需要立足于学生学情,从教学内容和生活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不能够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追求课堂的热闹,从而将教学设计偏离教学内容,而是应该让图片密切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范围,从而起到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二)启发性
    当代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用感性看待问题、用理性解决问题,在读图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图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适度性
完全没有图片的课堂会过于沉闷,缺乏想象和创新,但是图片的运用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使用过度或不恰当反而会对教学产生副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过度刺激会造成神经过度兴奋,课堂上大量图片的出现,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课堂的完整性和紧凑性也会带来影响,使整节课结构松散,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脉络。
 
五、读图教学的必要性
    图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原有的抽象思维转向了形象思维,符合现阶段高中的认知心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一)图片召唤
   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有关文学文本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试图去解释文学文本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能动接受,而文本又是在何种程度上为这样的加工活动提供了预结构。“在文本中,不确定性有两种基本结构——空白和否定。这些空白和否定是文学交流的基本结构,因为它们引起了在本文和读者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它能够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的想象。根据召唤理论,学生通过观看有限的图片,根据自己的原有的知识框架,从画面的不同角度和内容进行想象,来建构自己的理解。真正地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题型应用
在高考中,许多学科中都出现过读图题目。例如语文试卷中语言表达部分的图文转化题、漫画作文题,地理、历史、生物等等学科的读图分析题,这些题目都是以图片为承载,通过学生对相关题目的图片进行分析答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传统的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六、读图教学的风格变革——技术?艺术? 
    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借助不同类别的图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的游戏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来吸引学生对课堂文本的关注,深入浅出地讲述各种艰涩的知识,谈笑风生塑造教师个人魅力。看似个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背后,潜藏着技术现代化的弊病。通过信息技术对文化课堂的整合,通过一幅幅生动或诙谐的图片展示,将厚重深远富含底蕴的文化课堂凝结为不同的图片,一方面使课堂内容更加集中生动,另一方面将文化经典做成了肯德基或麦当劳的文化快餐,气氛轻松,长久却丧失了文化课堂应有的艺术品位。开设的课程猎奇性强,将厚重的文化知识融入到一幅幅平面而简单的图片中,通过图片的感官刺激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作为课堂另一个重要功能——“文本意义”正在遭受缺失。
    图片教学虽然能够调动视觉意识,但图片作为平面艺术,没有语言文字的内在延展性,往往对内容造成简单化、平面化的理解,而这种教学短期或许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长久以来,会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青少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对高中生的阅读心理带来影响:1.平面化、简单化的浅层接受心理,将视觉感官的享受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学中图片的视觉冲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感官效用,通过对读图教学的课堂观察,一个班上五十个左右的学生,在面对图片和文字时,都是首选专注于图片,而即便是教师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仍没有将目光从图片中转移到文本中,视觉的冲击已经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延时性,对于课堂内容的接收远远少于原有的课堂容量。2.造成一种选择性的阅读惰性。阅读文本更喜欢看休闲娱乐的,单方面认为学习仅仅是有趣的,而对真正的知识性困难望而却步。3.造成角色混乱。高中阶段处于个人角色的形成阶段,一味的通过图片教学,会抑制学生自我意识和想象力的发挥,对知识有一种从众心理,接受大众意识,缺少自我探究的能力,长久会弱化学习的能力,并对角色的塑造不利,无法把握自己的角色。
    以教师为载体,以图片为导向,将学生物化,将“趣味性”作为课堂的第一选择,从而丧失了知识能力的判断。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教师的课堂艺术应该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导向,注重文化类课程对学生的熏陶,将图片教学作为一种兴趣手段,而非一味强调“有趣”,过度依赖读图教学的“有趣”成分,长期会影响学生将“寻趣”作为课堂的全部目的,这样文化课堂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的厚重性会被学生忽视,造成文化课堂的庸俗性,以“兴趣”来败坏“兴趣”,那么教师课堂的艺术性就更无从谈起。
 海德格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他指出:“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不是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不可避免,课堂教学也在走向文本图片化过程,读图教学确实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有着文字、语言不可替代的优越,但是作为基础教育,青少年处于抽象思维形成、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读图教学需要慎重把握图片应用的规律,把握图片思维的适度性,否则会造成思维的平面化、简单化、娱乐化,不利于高中教育对抽象思维的培养。
 
参考书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德]海德格尔著,孙国兴译:《海德格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
3.[德]伊瑟尔著,霍桂恒等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