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办学特色 Dynamic campus
您的位置:首页 > 办学特色 > 分享课堂
文化课堂美育渗透探微
郑州实验高中管理员 时间:2018-04-18
  

 摘要:美育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便出现了美育的思想。我国基础教育的美育研究集中在不同学科的类型研究上,传统教学认为美育特指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培养,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发展开始呼唤人文素养的大融合,而校本课程的出现则恰恰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体系分类的单一,使美育的渗透不再拘泥于学科,充满了多样化和灵活性,成为文化课堂发展的温床。本文作者借助校本课程这一载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探寻美育的不同形式,以及渗透方式,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证明文化课堂美育渗透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育;校本课程;文化课堂

一、 研究背景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自主开发与确定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针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我校立足素质教育,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参考,将校本课程与办学特色相结合,针对高一、高二年级开设走班制校本课程,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科学科(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各有侧重,但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代不同体系学科正在不断向学科融合发展,交叉研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对于高中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加呼唤人文素养的大融合,现有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体系分类更为具体,侧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校本课程中文化课堂的开设则能够进行一个补充,文化课堂不仅可以成为文科学科融合的试验场,而且更是师德风格、课堂艺术等的融合,不仅是对文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是对学生整体感受力和审美力的提高。文化课堂需要依托校本课程进行开展,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设中,有超过30%的学生倾向选择文化类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历史、影视、戏剧等等,这些文化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些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并没有教学大纲的具体限制,课堂更加灵活,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教师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设计,文化课堂依托于校本课程,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审美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出现使课堂发展充满多样化和灵活性。校本课程是文化课堂发展的温床,借助校本课程这一载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文化融合在课堂中。

二、 研究现状

美育的研究由来已久,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便出现了美育的思想,到启蒙主义时期卢梭的《爱弥儿》更是通过对教育爱弥儿的探讨,形成了“归返自然”、全面培养的思想,到康德时期将美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活动进行探讨,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自由的人,而黑格尔则更倾向美育是帮助人认识心灵的最高旨趣,需要将感性和理性相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审美能够高度发达的人。国内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蒋孔阳、曾繁仁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美育进行研究,侧重不同,但对于教育而言,美育的功用在于培养身心健康、审美情操高尚的社会人民。基础教育的美育研究集中在不同学科的类型研究上,传统教学认为美育特指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育不再拘泥于学科,更侧重于审美教育,而文化课堂由于学科融合的特点,与教学大纲要求下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和熏陶,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 文化课堂中的美育:认识不同的美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文化类课堂包含着厚重而深远的意义,是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剪影,更是精神文明的融汇和渗透。在文化课堂教学中不但需要我们运用美学原理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让课堂空间处处蕴含美,而且需要培养学生在创设的美的情境中去发现、创造美。

(一)美读

静心阅读并有感情的朗诵能够唤起美的形象。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不同的阶段读书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下品读会有不同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的时空,引导学生默读、精读、跳读、自读、老师引读、体验性朗诵、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竞技性朗读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披文而入情”,领略课堂所蕴含的美好情韵。

(二)创境

所谓“中和之美,光色创境”,这讲的是儒家文化和美学所提倡的和谐之美,既有天地自然、物我之和谐,同时也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和谐,审美内容与审美形式的和谐。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简单的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审美的熏陶,这需要教师对课堂的审美空间进行自我建构,通过创设一个可亲可感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在美的课堂中感受美、理解美。

(三)品赏

     文化类课程中所包孕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传达,由于媒介的抽象性质,想要进一步了解文化的精髓,需要对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反复的赏析玩味。高中阶段正是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期,通过对抽象语句的训练,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中提高他们的逻辑判断能力,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体验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就是作家把自己曾体验过的情感传递给别人”,教学中也应发挥这种效用,通过把握文化脉络,感受人和事,将心比心,实现共鸣。参与性的课堂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联想

课程的内容含蓄深刻、意境深远,留给学生的创造空间非常广阔,文本中有一种“留白”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联想填补空白,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接受美学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空白和否定两个不稳定的因素,“这些空白和否定是文学交流的基本结构,因为它们引起了在本文和读者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德】伊瑟尔著,霍桂恒等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页。)课堂美育同样需要空白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对照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文化内容更是丝丝相扣,文化是渗透在不同学科内部的精神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而教学也是如此。不同课堂会涉及同一个文化常识,同一个课堂也会跨学科多方面的发散。这些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有意识地去对照,发现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下的不同作用。

(七)板书

一面丰富、有逻辑的板书,辅助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在光影变化、应接不暇的课件中,把握文化深刻的脉络,通过线性的梳理、发散的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重点的把握。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构建动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板书所构成的线性图像的审美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的锻炼。

 (八)融合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开设的文化类课堂的参考书目便是一个有一个丰富的例子,这些书目并不是课堂理论的阻碍,不能够照本宣科,而是需要融会贯通,用自己的理论重新组织课堂内容,并精心选取恰当的例子来进行解读。文化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无论是诵读还是创境,都是通过渲染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深入其中的感受到文化之美。

四、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方式

(一) 美入情

1.教师的教态美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着,更是学生言谈举止的效仿者。作为一个教师,教态就是课堂上无声但最有权威的语言。当一个老师衣着得体,举止优雅,面带微笑地讲课,毫无愠色地解释时,那种从内在散发出来的美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令学生产生美好的学习向往,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2.教师的语言美

 

如果无声的教态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美好影响,那有声的语言则直接决定了是否有一直听下去的动力。在实验高中,《相声艺术》一直是学生们争抢的校本课,每周总有蹭课的学生。根据笔者观察,该节课的任课教师董晶淼整节课语音语调都会根据相声的感情基调有轻重缓急之分和抑扬顿挫之感,相比于音调平平的传统课堂,学生们在老师声音高低的引领暗示下,如临其境,欲罢不能。

3.教师的板书美

 

 “字如其人”这句话虽然偏见,但也多少说明了一手好字之于一个人的影响。板书对于一名教师不仅是课堂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教材的重生的一个过程,是增强课堂效应的一种方式。因此课堂上美丽的板书不仅会吸引学生认证听讲,更会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我校校本课程《韩风袭人》任课教师霍岩老师曾留学韩国,在说得一口流利韩语的同时也写得一手好字,因此当美丽的韩语在黑板上清晰地摊开时,学生马上就被征服了,对于这节课的兴趣也就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4.教师的人格光环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直接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个老师内心充满了认可、钦佩与仰慕,那么这个老师上课时,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定会非常积极。笔者在前面讲到的《相声艺术》的董晶淼老师和《韩风袭人》的霍岩老师在学生中均具有一定的人格光环,董老师的幽默智慧和韩老师身上独特的“韩范儿”都让学生产生了对其课堂一探究竟的渴望,因此在选课、上课时学生内心都抱有强烈的期待,而当这种期待在老师完美的课堂里获得满足时,他们从中获得的美好体验与认知就会更加扩大化,从而对这节课的喜爱也会日益加深。

(二)美入境

1.自然环境美

 

学生每天都处于课堂这个学习环境,因此教室里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美的感知。“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美丽的上课环境,对于对保障学生心旷神怡地读书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在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每个教室都有自己鲜明的班级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后花园”和“读书吧”,因此,学生们坐在这样的教室里,天天在美的滋养下感受着温润

的变化。

 

 

同时,校本课《茶艺人生》、《戏梦人生》以及《瑜伽冥想》都选在“茶艺室”、“报告厅”、“瑜伽室”等特殊场所,给学生们提供了应景应情的外在条件,有助于学生进入课程角色,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课程,感受文化课堂的美。

2.人文环境“美”

 

笔者在这里说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师生和谐和生生和谐的人文环境(郑州市实验高级校本课为走班上课,因此课前的文化布置不可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配合默契的课堂互动,以及老师鼓励的眼神或者点评都会让学生在思维的迸发中获得美好的体验。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教师中年轻老师居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敢于挑战接受新事物,因此与学生相处起来几乎没有隔阂。而正是这种融洽,才让学生在和谐生动的校本课堂上既拓宽了视野又获得了美的享受。

 

同时学生之间相处融洽,小组成员之间没有隔阂,也保证了学生身心愉悦投入课堂。《创客梦工厂》是一节动手实践活动较多的校本课。在该课堂上,老师讲过之后,学生分小组承担作业任务,最后齐心协力出成品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协商,头脑风暴,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拉近了同学关系,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了新知。

3.课堂延伸的情境“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诗歌鉴赏》时“大漠孤烟”的悲凉“长河落日”的恢弘;《茶艺人生》里袅袅茶香中品第一口茶的情境还有《三行情诗》习作时学生思绪的飘渺,以及学习《英美文化》时脑海中拂过的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课堂外延想象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充满了学生对美的渴望和描绘。

我校已经连续开设三年茶艺课的杜含嫣老师表示,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泡茶,主动了解泡茶的技能,介绍泡茶的历史,希望能够让学生习得一种生存技能,更希望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在纷繁的社会中寻得内心的宁静。

而表演课《戏梦人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策划、表演、感触,可以深入其中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情感的撞击。如在排练《家》时,饰演学生跟随着剧本、情感、思绪地代入,在表演鸣凤即将投湖前的一段心理挣扎,总会动情到痛哭流泪。而在排练新的话剧《尊严》时,留学生站在法庭上慷慨激昂的演讲也总会触动人心。文化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通过想象渲染,形体的表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动人心魄的感染力,能够深入其中的感受到文化之美。

(三)美入理

1.酷炫的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越来越多学校的课堂,实验高中也不例外。鲜活的视频影像,优美的音乐伴奏,还有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这一切都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原理,转变为具体 可感的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他们对美的欲望与探求,从而激发对生活、对学习、对身边所有事物的热爱。

2.严谨的学科之美

学习的过程就是抽丝剥茧,一路探索的过程。当一个学生从混沌迷茫的状态豁然开朗时,内心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古墓丽影》是我校的一门有关考古的校本课,且不说任课老师上课时装备齐全,着装像样,单说这考古中抽丝剥茧的知识就让学生欲罢不能。洛阳铲探秘,朝代瓷器鉴赏,更有实地“挖宝”,当学生眼里神秘的考古知识在老师的解说下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被学生悉数消化并在课堂的案例中实际应用时,学生内心的成就感更促进了他们对考古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我们传统遗产文化的重视,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大美中国”的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同时,有关同一理念不同认知的课堂辩论也会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愉快地感受新知。比如以辩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实高说》。除却老师讲解的一些辩论技巧,辩论赛前学生对这一理念的深入研读、查阅资料就是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最后当他们胸中有丘壑地出现在在辩论赛场,思维高速运转,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寻找对方辩友蛛丝马迹漏洞时,他们就处在一个忘我投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锻造深化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他们“身临其境”,可能左右逢源,也可能进退失衡,但不论如何,在辩解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理念的认知会越来越明晰,而这对于他们的思想无异于一次美好的生华,同时学生也从中获得了自信,体验到了辩论家口若悬河的美感。

总之,美育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一个传统话题。今天我们提倡的美育,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存在特殊性和急迫性,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当用其中一块花去一朵水仙花。这水仙花就是在精神上,心灵上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都做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将美育贯穿在日常所有的学科教学以及学科融合的文化课堂中,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功能,一定能够形成育分到育人的完美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